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32章 第三十二章 禁書

關燈
第32章 第三十二章 禁書

游街之後大殿授官, 喻良臣被點為翰林院編修,跟著侍讀學士一道修訂史籍。

現任的侍讀學士姓常,已近不惑之年, 家中小兒與新晉的幾個進士郎差不多大, 看這批後生的目光便尤為慈愛。似他們這般年歲就能入了翰林院, 日後必是國之棟梁, 尤其是前頭這兩個,著青色官衣,戴雙翅烏紗,芝蘭玉樹如圭如璋,常侍讀越瞧越覺得滿意。

晏離朝著喻良臣微微側身,此前殿試他雖未中三甲, 但名次還算靠前,聖上任他為庶吉士, 同入翰林院, 亦被分到了常侍讀手下。

兩人的視線在空中一碰,互相頷首行禮。

修史工作繁瑣,需要查驗大量資料佐證,故而進度緩慢。其他官員大多在職半日, 喻良臣幾個往往一待便待到日薄西山, 有時甚至連晚食都在偏室裏用, 還是常侍讀勸著:“修史乃是細活, 不必操之過急。”

也有同僚笑道:“年輕人就是幹勁足, 不若讓他們多跑幾趟萬卷樓, 說不定進展還更快些。”

晏離聞言, 主動提出要將晏家藏書借予翰林院修史。

晏家是百年簪纓世家,清流砥柱, 傳下來的古籍皆是不世珍寶,對修史大有裨益。這些年修史遇著瓶頸,翰林院的幾個老學士其實早有心思要問世家借些藏書,卻左右為難不好開口,如今晏離主動提及,既不藏私顯世家氣度,又有晏家作表率,其他幾個世家也不會無動於衷,可謂幫翰林院搬了心頭巨石,著實叫諸人都松了口氣。

故而這幾日,莫說常侍讀,就連翰林大學士也對這位晏家小輩交口稱讚。

喻良臣則依舊早出晚歸,不到十日便將晏家的古籍藏書讀了大半,又重新對史籍進行查漏補缺,常侍讀核了遍無有錯漏,便讓喻良臣主力修書。

困擾了翰林院大半年的難題就這麽迎刃而解,常侍讀愈發笑得合不攏嘴,看這兩個年輕人都非池中之物,再錘煉幾年定會是內閣的好苗子。

***

暮色時分,內宮之中處處燈火通明,宛若白晝。

掖庭的內侍監帶著一隊禁軍,旁若無人地入了露華殿,見到容姒才賠了笑道:“殿下勿怪,奴才也是領了皇命,這每宮每室都得搜查仔細了。”

容姒冷聲:“聽你的意思,難道本宮也有謀逆之嫌麽?”

“殿下金枝玉葉,自然不會私藏禁書。”內侍監仰起臉道,“但萬一露華殿混進了一兩個心懷歹意的反賊,叫殿下背了汙名就不好了,有翰林院的前車之鑒,還望殿下行個方便。”

說完也不等容姒表態,便讓掖庭的宮人請了容姒出去,禁軍則深入殿中,開始翻箱倒櫃。

容姒目色沈冷,一旁的蕭氏瞥了眼容姒神色,絞著手道:“殿下忍忍,如今是多事之秋,因著那本書宮裏宮外都死了不少人了,陛下和娘娘近日心情都不好,殿下還是避著些吧。”

那些禁軍手下沒個輕重,平白糟蹋東西,容姒摁著火氣撇開臉,索性眼不見為凈。

然未過多久,就聽有人高喝一聲:“找到了!”容姒心下一沈,見禁軍捏了幾冊書籍出來,不等容姒看清,掖庭的內侍監便接了去,翻過幾頁卻意味不明地輕嘖了聲。

容姒皺眉:“此非本宮之物,本宮素來不看話本,更遑論禁書。”

內侍監咧了嘴,意味深長道:“雖是裹了禁書的書封,不過這的確不是禁書。”

他從中抽出張小像來,朝著容姒躬身,卻並未刻意壓低聲音:“不過是些市井裏的靡靡艷詞,就是不知這畫上的郎君……”

容姒自看到那張小像,面色便倏然一白:“詞不是本宮寫的。”

“那這畫確是殿下所畫了?”

一石激起千層浪,內侍監面上的輕嘲愈發明顯,宮人侍衛的低語如群蜂嗡鳴,容姒身在其中,如同被人當面潑了一盆冷水。

容姒抑住周身戰栗,咬牙道:“是本宮所畫又如何?便是生了相思意,本宮亦行得正坐得端。”

“殿下有話還是留著同陛下和娘娘解釋吧。”內侍監收了笑,眉間隱有不耐,容姒的目光最終落在那藏青書封上,待看清書名的一剎,只覺寒意灌頂。

容姒自那凜冽寒意中驚醒,一時猶覺手腳冰涼,背有濕意,可無論她怎麽回憶,都想不起那張小像上畫的是誰。

然無可否認的是,夢裏的她確實對某個人動了心思,所以才私自畫了那張小像,卻被人配上了靡靡艷詞,汙她清白。

容姒的眼底一片沈暗。

昨晚輪到香耳值夜,聽到動靜隔簾相問,容姒讓她掌了燈,從床頭的箱籠中翻出那本《仁兄傳》。

果然是與夢中一模一樣的藏青書封。

那日在馬車上她只隨手翻了兩頁,回宮後又一心撲在那本《青蕪娘子》上,這本傳記便被遺忘擱置了。夢中有人借此書毀她聲名,內容雖被替換,可這本《仁兄傳》卻是切切實實的禁書。

禁書之禍有多嚴重,容姒清楚,對那張小像的疑慮只能暫且按下,先將心思放到《仁兄傳》上。

容姒不敢再耽擱,淺披了件外衣便在燭下細讀。她看得仔細,速度卻也不慢,到天光破曉時已將這本傳記翻完,卻是無有頭緒。

《仁兄傳》講的其實是一對楚地兄弟,兄長聰慧過人,弟弟驍勇善戰,時逢亂世,兩人合力打下了一座城池,因戰事未盡,兄長任一城之主,弟繼續外出征戰。然城主手下謀士疑心弟心有不甘,意圖鴆殺兄長謀奪城主之位,勸誡城主先下手為強,兄長卻顧念兄弟情誼,對弟百般恩賞,甚至要將城主之位拱手讓出。

不料其弟確有反心,率兵圍殺城主府,所幸功敗垂成,弟弟自盡。兄長悲痛不已,不顧勸諫下令為弟修建寺廟,既是用弟弟之錯警醒世人,又是為其贖罪洗孽,世人知曉,皆讚其仁義無雙,徳冠天下。

故事若到此處,也不過是一般的英雄傳記,無甚特別。可此書妙就妙在峰回路轉,那位仁兄建成寺廟之後,突然天降驚雷,劈得廟中雷火熯天熾地,大火之後竟叫人挖出半副屍骨來,骨上竟還顯了那位已故兄弟的名字。自此之後兄長夜夜入夢,夢見其弟渾身浴血,質問他為何要不顧手足情誼,趕盡殺絕。

原來,不是弟弟生有反心,而是那仁兄猜忌手足,設計將他合圍於城主府中,千刀萬剮。又怕他怨氣深重,遂取了他半副屍骨壓於寺廟之下,以鎮其魂,其手段之厲,著實令人發指。然全書字字句句都在讚這兄長仁德,又取書名為《仁兄傳》,可謂極盡諷刺之能事,也難怪能受讀書人的追捧。

可這樣一本書,為何會被列為禁書?

天色已然大亮,珠彌熄了燭火,問容姒:“今日文殊閣覆課,殿下可要去?”

“替我同講學告個假吧。”容姒揉了揉眉心,禁書之事十萬火急,若是一朝事發,以此書的暢銷程度勢必要牽出許多人來,首當其沖的便是此書作者和拓印售賣的各大書肆……

容姒一頓,忽然坐起身來:“珠彌,你可還記得幾年前,約莫是建元七、八年左右,上京鬧過一場文字獄,好似抓了不少人。”

珠彌那時年紀也不大,只依稀記得是有這麽回事:“聽聞當時抄了不少書肆,好像是因為一本禁書。”

容姒目中一亮:“可還記得那本禁書叫什麽?”

珠彌答不上來,一旁布膳的秋禧聞言,手下一滯,玉著在碗邊碰出清脆一聲。見容姒看來,他低眉道:“那書名,奴才知曉。”

日光透過窗棱照來,半落在秋禧肩頭。他的模樣已長開許多,清秀之中又多了幾許棱角分明,時下半垂著眼,更顯出幾分持重來。

“奴才之前同殿下提過,奴才的父親原是在書坊幫工。建元八年春,父親所在的書坊被人舉報私藏禁書,父親受牽連入獄,後在獄中病故。奴才記得很清楚,那本讓奴才家破人亡的禁書叫做《楚地英雄傳》。”

楚地。

《仁兄傳》的兩個主人公同樣出自楚地,莫不是這兩本書有什麽關聯?

“被列為禁書的緣由就那麽幾個,是那《楚地英雄傳》犯了父皇的什麽忌諱?”

秋禧卻是搖頭:“父親入獄後,奴才同娘一道去看過父親,那本禁書並不是當年才禁的,早在先帝在位時,那本書就已經是禁書了。父親說好在先帝已薨,他們或許只是關個幾年,沒準還能保得一條性命,若是先帝還在,只怕他們入獄的當天便被處死了。”

也就是說,書是先帝下令禁的,要知道《楚地英雄傳》犯了先帝的哪條忌諱,還得追溯到開國先帝的身上。

容姒梳洗更衣之後,又去了趟萬卷樓,問樓中內侍找些大齊開國時期的史籍,內侍卻道:“實是不巧,翰林院最近在加緊修訂史籍,與之有關的書冊大多都被借走了,殿下若是急著要,不若去翰林院問問?”

容姒神色一頓:“翰林院在修史?”

“是啊,不止是萬卷樓,好多世家都拿了不少古籍舊典出來,得虧是晏公子帶了頭,否則哪有那麽容易呢!”內侍常在萬卷樓見到容姒,忍不住又多說了幾句,“也正是因此,翰林院現今正趕著修史進度,也好早日將世家們的這些寶貝古籍還回去。”

容姒心頭疾跳,她險些忘了,夢中掖庭的內侍監提過一句,要她想著翰林院的前車之鑒。

也就是說,禁書風波……

是從翰林院開始的!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